大樹的愛
三不五時愛要及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皋魚意欲辭官返鄉照顧親人,而引用了牟融的詩句『先壟每懷風木夜,畫堂無復彩衣時。』來表達心中對已逝事物的忘懷,並追尋還在人事間的點滴。
爆米花要告訴可愛的小朋友
對父母要尊敬 別跟父母頂嘴
雖然 爆米花老師自己也沒有做到
但 爆米花很努力 知道父母的辛勞
所以爆米花要認真懂得付出
感謝爸媽對爆米花栽培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三生有幸的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位高僧,法號圓澤。他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叫李源善。
有一天,圓澤約了李源善出去玩。兩人路上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好不快活。到了下午時,兩人路過一個地方,看見有一個婦人在河邊洗東西,這個婦人已經懷孕了,而且肚子好大好大。圓澤看到這婦人,不禁搖搖頭,嘆了口氣。李源善就問道:“好端端的你幹嘛嘆氣啊?”
圓澤答道:“這個婦人懷孕已經有三年了,一直等著我去投胎做她的兒子,所以我一直躲著她,不想去投胎。可是現在看見她了,也就沒有辦法躲了。”李源善帶著懷疑的口氣說:“真有這種事?”
圓澤說:“怎麼,你不相信?我今天晚上就會圓寂,等過了三天,你到這婦人家中去看。她一定會生下一個胖小子。如果這個嬰兒對你笑一笑,那就是我在對你笑。”隔了一會兒,圓澤又對李源善說:“你是個很好的朋友,下輩子我還要結交你這個朋友。這樣吧!十三年後的中秋節,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時我們再相會吧!”
李源善半信半疑的說:“好,到時候我一定赴約。”
果然,在這天夜裏,圓澤就圓寂了,同時那個孕婦也生了一個男孩兒。
到了第三天,李源善按照圓澤的話,來到那婦人家,那男嬰一看到李源善,就對他笑了笑,李源善這時不得不相信圓澤的話。
等到第十三年的中秋節,李源善如期到杭州天竺寺去和圓澤相會。剛到寺門口,就看到一個牧童坐在牛背上唱著:“三生石上舊情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離異性長存。”
成語“三生有幸”就是出自這個故事。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炎黃子孫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甚至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可能就有很深的文化淵源。只是隨著人們對神的逐漸背離和道德的衰微,人們對成語內涵的體悟越來越淺白。現在人把“三生有幸”解釋成非常幸運。實際上佛家說的“三生”是指前生、今世和來生,“三生有幸”的本來意義是比喻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特別的緣份。
有一天,圓澤約了李源善出去玩。兩人路上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好不快活。到了下午時,兩人路過一個地方,看見有一個婦人在河邊洗東西,這個婦人已經懷孕了,而且肚子好大好大。圓澤看到這婦人,不禁搖搖頭,嘆了口氣。李源善就問道:“好端端的你幹嘛嘆氣啊?”
圓澤答道:“這個婦人懷孕已經有三年了,一直等著我去投胎做她的兒子,所以我一直躲著她,不想去投胎。可是現在看見她了,也就沒有辦法躲了。”李源善帶著懷疑的口氣說:“真有這種事?”
圓澤說:“怎麼,你不相信?我今天晚上就會圓寂,等過了三天,你到這婦人家中去看。她一定會生下一個胖小子。如果這個嬰兒對你笑一笑,那就是我在對你笑。”隔了一會兒,圓澤又對李源善說:“你是個很好的朋友,下輩子我還要結交你這個朋友。這樣吧!十三年後的中秋節,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時我們再相會吧!”
李源善半信半疑的說:“好,到時候我一定赴約。”
果然,在這天夜裏,圓澤就圓寂了,同時那個孕婦也生了一個男孩兒。
到了第三天,李源善按照圓澤的話,來到那婦人家,那男嬰一看到李源善,就對他笑了笑,李源善這時不得不相信圓澤的話。
等到第十三年的中秋節,李源善如期到杭州天竺寺去和圓澤相會。剛到寺門口,就看到一個牧童坐在牛背上唱著:“三生石上舊情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離異性長存。”
成語“三生有幸”就是出自這個故事。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炎黃子孫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甚至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可能就有很深的文化淵源。只是隨著人們對神的逐漸背離和道德的衰微,人們對成語內涵的體悟越來越淺白。現在人把“三生有幸”解釋成非常幸運。實際上佛家說的“三生”是指前生、今世和來生,“三生有幸”的本來意義是比喻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特別的緣份。
畫蛇添足的故事
「畫蛇添足」的意思一個是「無中生有」,另外一個則是「多此一舉」、「弄巧反拙」。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楚國。有一天,有個祠堂的管理者,給了他手下一小壼酒。這些人看了看,覺得如果大家分著喝的話就不夠了。可是如果給一個人喝,就還有剩餘,所以有人提議到:「我們來比賽畫圖,我們來比賽畫一條蛇,誰要是先畫好,這瓶酒就是他的。」
三個人商量好了,就拿了幾枝柳條燒成的木炭,蹲在地上開始畫蛇。沒多久,甲畫好了,他伸手想要拿酒,卻看到旁邊的兩個人還在慢吞吞的畫著;於是他想:「等他們畫好了,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我不妨再加上幾隻腳,讓他們輸得心服口服。」
所以甲拿起木炭,開始加畫蛇腳。不一會兒,乙畫好了,就拿起酒就往嘴裡灌,甲看了趕緊伸手攔他,並說道:「我先畫好的,你怎麼可以搶酒喝呢?」「誰叫你畫腳的呀!你什麼時候看過蛇長腳的啊!」說完就笑嘻嘻的把酒喝了。
三個人商量好了,就拿了幾枝柳條燒成的木炭,蹲在地上開始畫蛇。沒多久,甲畫好了,他伸手想要拿酒,卻看到旁邊的兩個人還在慢吞吞的畫著;於是他想:「等他們畫好了,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我不妨再加上幾隻腳,讓他們輸得心服口服。」
所以甲拿起木炭,開始加畫蛇腳。不一會兒,乙畫好了,就拿起酒就往嘴裡灌,甲看了趕緊伸手攔他,並說道:「我先畫好的,你怎麼可以搶酒喝呢?」「誰叫你畫腳的呀!你什麼時候看過蛇長腳的啊!」說完就笑嘻嘻的把酒喝了。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爆米花作文教室-成語故事
一箭雙鵰
<<<一石兩鳥、一舉兩得>>>
說明
比喻做一件事情,卻能得到兩種效果。
故事
南北朝時代,北周宣帝時有個叫長孫晟的人,他的武功和才能都很高超,所以很得宣帝的賞識。有一次皇上派他出使到突厥去,突厥國王早就耳聞他的武藝和才能,今日一見,果然名符其實,也非常喜歡,便留他在突厥住一陣子。
有一天,長孫晟和突厥國王出去打獵,忽然聽到一群鵰鳥的叫聲,抬頭一看,原來天空有兩隻鵰正在拼命地搶一塊肉,突厥王一時興起,拿起兩支箭要長孫晟分別將兩隻鵰射下來。
只見長孫晟掉轉馬頭,搭箭拉弓,「咻」的一聲,一箭射出,空中的兩隻鵰立刻應聲落地,於是大夥喝采說:「長孫晟真是個勇士!」
突厥王也驚喜地拍他的肩膀說:「你能一箭而射中雙鵰,實在了不起!」
因為長孫晟只用一支箭便能射下兩隻鵰,於是後來的人就根據這個典故,引申出「一箭隻鵰」這句成語。
<<<一石兩鳥、一舉兩得>>>
說明
比喻做一件事情,卻能得到兩種效果。
故事
南北朝時代,北周宣帝時有個叫長孫晟的人,他的武功和才能都很高超,所以很得宣帝的賞識。有一次皇上派他出使到突厥去,突厥國王早就耳聞他的武藝和才能,今日一見,果然名符其實,也非常喜歡,便留他在突厥住一陣子。
有一天,長孫晟和突厥國王出去打獵,忽然聽到一群鵰鳥的叫聲,抬頭一看,原來天空有兩隻鵰正在拼命地搶一塊肉,突厥王一時興起,拿起兩支箭要長孫晟分別將兩隻鵰射下來。
只見長孫晟掉轉馬頭,搭箭拉弓,「咻」的一聲,一箭射出,空中的兩隻鵰立刻應聲落地,於是大夥喝采說:「長孫晟真是個勇士!」
突厥王也驚喜地拍他的肩膀說:「你能一箭而射中雙鵰,實在了不起!」
因為長孫晟只用一支箭便能射下兩隻鵰,於是後來的人就根據這個典故,引申出「一箭隻鵰」這句成語。
訂閱:
文章 (Atom)